案例信息
项目面积:200㎡
项目风格:新中式
项目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唐延南路
主案设计:海顿设计团队
主要材料:成品家具、无缝壁布、乳胶漆、大理石瓷砖、定制墙板、不锈钢条。
设计时间:2019.7.20
美是一个“轴心”概念,而“形式”与“意境”则构成了“美”的表里。设计将具象的元素通过提炼及转化,以简的概念手法来表达东方传统文化,在当代人审美视角中的全新演绎。不重复,不照旧。
色彩定位:
以黑白灰、浅木色为主色系,贯穿整个空间,以红色来点缀。红色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
黑白灰提取于中国书画中,书法是线的艺术,它真实的反映出书写者的心灵轻重与缓急。水墨与线条单纯的墨色变化,传达着空间与精神的内涵,在 “收”与“放”的节奏里,静观生命的变化。
在中国绘画上,多重“表意”少论“状物”,以线条为笔、以自然为师,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抚琴听流水,闲坐观春秋的心境与心净。
吴老先生说:从楼上掉下来一滴墨,砸在宣纸上,墨色四溅有一种气势,这时笔墨就变成内容了。
材质表达:
整个空间地面选用带有水墨流动纹路的地砖,来表达人生就是一副水墨江南,需要工笔也需要留白。光明和阴影交织,才是真实的人生。整个元素同时贯穿于玄关,将水墨留白的写意、斜屋面建筑画印染半透明的丝绢上夹于玻璃内,立于玄关,以最纯粹的艺术角度与语言为载体,转述着中国悠久的水墨文化。流动的水与静止的建筑一静一动之间,在描述顺其自然,安住其中的应物态度。
户型解析:
原结构为四室两厅一厨三卫户型,从平面来看,空间分割比例不太理想。厅大房间及卫生间较小,小空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加上业主的家庭情况,三代人同住,有两个孩子,父母常年居住。经过我们对家庭成员的分析后,决定对老人的卫生间保留并满足所有的设施要求。
在设计推理过程中觉得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孩子的生活学习会产生冲突。老人爱看电视声音会放很大,如果在客厅看电视的话对孩子晚上学习就会造成影响。所以,在老人的房间单独设置了电视。白天和周末还是可以一家人在客厅进行交流。原结构老人房的门是开在客厅的,设计从动静分离及私密性角度考虑后做了调整,将客厅的主墙面向前提升,为卧室带来隐私性。房门是开在走廊内,同时老人房也获得了一条独立的动线。出入不用再绕过客厅到达房间。设计师将衣帽间的固有形态,做了重新定义,让衣帽间开放,这样就多了一种可能性。客厅主墙面利用造型柜的形式呈现,这样空间就有了围合感。既满足了功能,又为客厅增加了亮点。一组悬浮起来的衣帽柜,让走廊不会显得狭长。
厨房门在原结构上做了微调,结合餐厅的整面收纳柜,将门向外移动,这样在开启厨房门时不会和冰箱产生冲突。将生活阳台通往厨房的门进行拆除,来保证厨房能有充足的自然采光。
对客卫功能做分解,因原客卫较小,无法满足正常功能设置,故而将台盆单独分离出来,这样客卫可以设置独立的淋浴间。也方便两个孩子及家人的使用,不产生冲突。,将男孩房与餐厅相连的墙体拆除掉,给餐厅足够的光线及视野。同时让较小的男孩房视觉空间放大,不再被实墙死死地围合,显得那么局促。
主卧室原本空间也不大,没有独立的衣帽间。在设计推敲的过程中也很纠结。是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来体现大宅的气势,还是以实用主义为前提,满足现实需求。最终的打磨还是被现实打败,决定增加收纳的空间,做了两面墙的柜体,将原本不平整的墙面,依据深浅的尺寸,做了收纳的分类,将进门处的薄柜作为女主人的包包收纳和帽子收纳。另外将梳妆台与柜体结合为一体。柜门选择不装拉手,以造型分割的方式来弱化柜子的存在。
女孩房在原结构上向内缩了一点空间,给台盆留出位置。同时房间内部也显得方正些。改动后的房间面积也完全可以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